关于付出就有回报的故事素材,有关付出与回报的作文素材1000字

最近孙海洋14年寻子的故事有了完美大结局,孙卓这个聪明善良阳光的大男孩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的怀抱。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看买家的笑话:作为买家,白白养了孙卓十多年,最终人财两空。儿子没了,这么多年的心血也白费了。

但事实是这样吗?

在我看来,孙卓的买家绝对不会人财两空!确实指望孙卓为买家传宗接代很难,有一个姓国的孙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(但也不见得完全没有)。但偷来的儿子不管从买家的方面还是孙卓的方面来讲,都已经偷成功了,孙卓和买家的感情已经建立起来,割不断了。

看着孙卓和亲生父母在一起高兴的样子,似乎孙卓已经脱离了买家。甚至得知亲生父母寻找自己十几年的艰辛后,孙卓可能会痛恨买家的无耻。

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。

孙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说不出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谁轻谁重,和自己养父母感情没有变化,两边谁都不想伤害,希望两家可以互相走动走动串串门。

作为一个18岁的准成年人,这话绝对不是白说的,不管发生了什么事,也不可能过了十几天孙卓的感情就发生根本性的变化。孙卓的压力比较大是真的,和养父母有点隔阂也是可能的,但因为知道自己是被拐来的,就不认自己的养父母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孙卓太善良了(从长相上就能看出来),养父母十几年的养育之情不可能割舍,更何况这段感情是从零开始的。

如果孙卓不是那么善良会怎么样呢?他更不会离开买家。因为自私的人会更尊重自己的感情,而不会顾及亲生父母十几年的辛苦。

所以别看孙卓现在如此高调的和亲生父母秀恩爱(父母对自己的恩,自己对父母的爱),但他是放不下自己养父母的。这一方面是他没心没肺的性格决定的,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在主动为养父母赎罪,自己对亲生父母越好,养父母的罪就越小。

孙卓这么做,绝对不会是为了给买家看,显示自己脱离买家的决心。

孙卓回到亲生父母那里,一定是事先和养父母商量过,征得过养父母同意。

网上传言,孙卓和养父母有隔阂,孙海洋才着急赶来接走孙卓,这已经被孙海洋夫妻否认。从这一点上可以断定,孙卓和养父母的感情还在。从孙卓养家姐姐国亚林发的抖音也可以证明这一点。(网上传的孙卓被买家踢出家族群,孙卓的养父说孙卓为了奥迪车回到亲生父母那一边,肯定是胡说八道。)

为什么买家会把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孩子轻易还给孙海洋呢?根本原因还是感情。就像国亚林在抖音里说的:所有人做那么多,只希望你好。

人是感情动物,人的感情不可能简单地以对错来区分。不会因为他是好人,你就会对他有感情。发现他是坏人,你就可以把对他的感情抛开。

凤凰卫视采访了爱心寻人团的志愿者张春蔚。张春蔚说:在他们经历的3000多个寻回的孩子当中,无一例外的就是谁有钱就跟谁!

有人拿人自私的本性来解释这种情况,说被拐儿童的本能决定了自己会找更好的生存环境。

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不全面,这种情况产生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爱。不管亲生父母还是买家,都对孩子有真感情,希望孩子过得更好,所以会让孩子选择更有钱的一方。

孙卓也一样。买家是爱孙卓的,但为了孙卓好,他们选择了让孙卓回到亲生父母那里。我相信如果孙海洋生活在农村,经济条件差,而买家在大城市,经济条件好,并且对孙卓很好,孙海洋一定会选择让孙卓留在买家那里。

虽然孩子是偷来的,但买家为偷来的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。付出就有回报,孙卓事实上已经成了他们的儿子,这一点很难改变。

从孙海洋的角度看来,他也是深爱孙卓的。如果孙卓提出让他给自己的养父母写谅解书,孙海洋会同意的。即使孙卓不提出来,孙海洋早晚也会写。毕竟他知道孙卓和养父母的感情,虽然恨买家,但他肯定不想伤害自己的儿子。为了儿子,只能选择放下自己的仇恨。

孙海洋为什么拼命地找儿子,一方面是亲情的缺失使他受不了,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担心孙卓的死活,担心孙卓日子过得好不好。所以他一见孙卓就问,你还活着呀!有没有挨打挨骂?如果孙海洋能事先知道孙卓成长得这么好,我想他找孩子也不会这么拼命。父母虽然都想把孩子留在身边,但在父母眼里,孩子的生活,孩子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。

买家虽然有罪,但也有好的一方面,孙卓成长得这么好,不管怎么说也和买家的疼爱和培养分不开。孙海洋的和孙卓感情越融洽越会原谅买家,我想这也是孙卓想见到的。

最后的结论是:孙卓见了养父母,还是会叫爸和妈,两家像亲戚一样走动也不是不可能。孙海洋夫妇给买家写谅解书是必然的。除非是一种情况:买家参与了拐卖,谅解书不起作用。